以下城市均已開通:
關閉
當前位置:PMP團購網 > PMP考試資料 > 正文

PMP考試復習-第11章項目風險管理(2)

轉載者:PMP團購網      發布時間:2013/9/5        點擊: 3203

11.2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指確定哪些風險會影響項目,并將其特征記載成文。
  參加風險識別人員通常應盡可能包括以下人員:項目班子、風險管理班子、公司其他部門相關領域專家、顧客、最終用戶、其他項目經理、干系人和外請專家。
  風險識別是一項反復過程:
  第一次反復:可以由項目班子一部分人,或由風險管理班子進行;
  第二次反復:整個項目班子和主要干系人可以進行;
  最后的反復:為保證分析不致出現偏頗,考試/大可以由與項目無關的人員進行。
  風險一旦得到識別之后,往往就可制訂簡單而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并將其付諸實施。
  11.2.1風險識別的投入
  1.風險管理計劃(Riskmanagementplan)
  2.項目規劃產出(Projectplanningoutpus)
  風險識別要求對項目的使命、規模、以及所有者、贊助者或干系人的目標有所認識。
  應該對其他過程的產出進行審查,以識別可能存在與整個項目之中的共同風險。包括:
  ◆項目章程◆工作分解結構◆產品描述◆進度與成本估算。
  ◆資源計劃◆采購計劃◆假設與制約因素清單。
  3.風險范疇(Riskcategories)
  對項目產生正面或負面影響的風險可在識別后按范疇分類。風險范疇應該定義明確,并能反映本行業或本應用領域常見的風險來源。這些范疇包括:

已知風險

不包含不確定性的事項或情況(例如死亡)。

已知-未知風險

可以確認的不確定性。前面的“已知”表示事先已經知道會出現哪種風險,后面的“未知”表示風險的影響和發生概率是不確定的。 
應對此類風險的資金來源是應急儲備。

未知-未知風險

無法想象其存在的事項或情況。前面的“未知”表示事先不知道會出現哪種風險,后面的“未知”表示風險的影響和發生概率也是不確定的。 
應對此類風險的資金來源是管理儲備。

經營風險

涉及與任何經營活動相關的盈損的內在機會。

可保風險(純風險)
(Pure risk)

只會虧損而不會贏利的機會。可保風險的類型: 
直接財產損失:火災保險; 
間接后果損失:清除殘; 
法律責任:設計錯誤,項目實施失;


  風險的分類

技術、質量、績效 
風險

依靠未經檢驗或者復雜的技術、不切實際的績效目標、項目進行期間改變所用技術或行業標準。

項目管理風險

時間和資源配置不當、項目計劃質量差、項目管理學科知識應用不足。

組織風險

成本、時間與范圍目標內部相互矛盾、未明確各項目間的輕重緩急、資金不足或中斷、資源同組織內部其他項目沖突。

外部風險

法律法規環境的變化、勞資問題、所有者重點轉移、國家風險、天氣。

不可抗力風險

地震、洪水和內亂等,則通常需要采取賑災行動,而不是風險管理。


  4歷史資料(Historicalinformation)
  從以下來源往往可以獲取以往項目的有關資料:
  項目檔案:參與項目的一個或多個組織可能保存可用于識別風險的以往項目結果記錄?荚/大它們可以是項目最終報告,也可以是風險應對計劃。
  它們可能包括整理就緒的所汲取教訓,其中描述了所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此外也可能要從項目干系人或組織中其他人的經歷中獲取有關信息。
  公開出版的資料:在許多應用領域,都有商業數據庫、學術研究論文、基準檢測規定和其他公開出版的研究成果可供參考。
  11.2.2風險識別的工具與技術
  1.文件審查(Documentationreviews)
  項目班子一開始所采取的步驟通常是:從項目整體到范圍細節的層次上對以往項目檔案及其它資料中的項目計劃與假設進行系統的審查。
  2.信息搜集技術(Information-gatheringtechniques)
  風險識別中所采用的信息搜集技術的例子包括:集思廣益會、特爾斐技術、面談和SWOT分析(即優勢、弱點、機會與威脅分析,簡稱態勢分析)。
  集思廣益會(頭腦風暴):
  集思廣益會也許是最常用的風險識別技術,其目的是取得一份綜合的風險清單,供日后風險定性與定量分析過程使用。集思廣益會通常由項目班子主持,雖然也可邀請多學科專家來實施此項技術。
  在一位主持人的推動下,與會人員就項目的風險進行集思廣益。會上,與會者在廣泛的范圍內識別風險來源,將其公布,供與會者審議。然后再對風險進行分門別類,并對其定義進一步加以明確。
  特爾斐技術:
  特爾斐技術是專家就某一專題(例如項目風險)達成一致意見的一種方式。先確定誰是項目風險專家,考試/大然后請他們以匿名方式參與此項活動。主持人用問卷征詢有關重要項目風險的見解。問卷的答案交回后隨即在專家之中傳閱,請他們進一步發表意見。此項過程進行若干輪之后,就不難得出關于主要項目風險的一致看法。
  特爾斐技術有助于減少數據中的偏倚,并防止任何個人對結果不適當的產生過大的影響。
  面談:
  訪問有經驗的項目經理或某項問題的專家可以識別風險。
  負責風險識別者先物色適當人選,向他們扼要介紹項目情況,并提供工作分解結構與項目各項假設等有關資料。被訪者根據自己經驗、項目的有關資料及他們感到有用的其他資料來識別項目的風險。
  優勢、弱點、機會與威脅分析(SWOT分析,態勢分析):
  保證從態勢分析的每個角度對項目進行審議,以擴大所考慮風險的廣度。
  3.核對表(Checklists)
  風險識別所用的核對表可根據歷史資料、以往項目類型所積累的知識、以及其它信息來源著手制訂。
  優點之一是:風險識別過程迅速簡便。
  缺點之一是:所制訂核對表不可能包羅萬象,而使用者所考慮的范圍卻被有效地限制在核對表所列范疇之內。
  應該注意探討標準核對表上未列出的事項,如果此類事項與所考慮的具體項目相關的話?荚/大核對表應逐項列出項目所有類型的可能風險。務必要把核對表的審議作為每項項目收尾程序的一個正式步驟,以便對所列潛在風險清單以及風險描述進行改進。
  4.假設分析(Assumptionsanalysis)
  每個項目都是根據一套假定、設想、或者假設進行構思與制訂的。
  假設分析是檢驗假設有效性的一種技術。它辯認假設的不精確、不一致、不完整對項目所造成的風險。
  5.圖解技術(Diagrammingtechniques)
  圖解技術可包括:
  因果圖(又叫石川圖或魚骨圖):對識別風險的原因十分有用。
  系統或過程流程圖:顯示系統的各要素之間如何相互聯系以及因果傳導機制。
  影響圖:顯示因果影響、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事件,考試/大以及變量與結果之間的其它關系的問題的圖解表示法。
  11.2.3風險識別的產出
  1.風險(Risks)
  風險指一旦發生會對項目目標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的不確定事件或情況。
  風險的四個因素:
  1.風險事件:不想要的變更;
  2.風險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頻率;
  3.風險量:事件的影響、可能導致的損失程度;
  4.預計值:風險概率×風險量。
  2.觸發機制(Triggers)
  觸發機制,有時又稱風險征兆或者警告信號,指風險已經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跡象。例如中間里程碑的要求若未能按期完成,就是即將出現進度延誤的預警信號。
  3.送往其它過程的產出(Inputstootherprocesses)
  風險識別可能會發現在另一個領域采取進一步行動的必要。例如,工作分解結構不夠詳細,以致無法恰如其分地識別風險;或者進度內容不全或不甚合乎邏輯。

PMP團購導航
遠程PMP團購
北京PMP團購
上海PMP團購
廣州PMP團購
深圳PMP團購
江浙PMP團購
西部PMP團購
其他城市團購



PMP題庫
91涩漫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