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風險定量分析
風險定量分析過程目的是對每項風險的發生概率及其對項目目標的影響,以及項目整體風險的程度進行數值分析。該項過程采用蒙特卡洛模擬與決策分析等項技術,以便:
確定實現具體項目目標的概率。
量化項目蒙受風險的程度,并確定所需成本的大小并安排所需的應急儲備。
通過量化各項風險對項總體風險的影響,確定應特別重視的風險。
確定現實和可以實現的成本、進度或范圍目標。
風險定量分析一般在風險定性分析之后進行,它要求先識別風險。
風險定性分析和風險定量分析過程可分別進行,也可結合進行。考試/大采用何種方法取決于時間、有無該預算,以及對風險及其后果進行定性或定量描述的必要性。重復進行風險定量分析所得的結果趨勢可揭示是需要增加還是減少風險管理行動。
11.4.1定量風險分析的投入
1.風險管理計劃(Riskmanagementplan)
2.已識別風險(Identifiedrisks)
3.按輕重緩急排序的風險清單(Listofprioritizedrisks)
4.需要再分析與管理的風險清單(Listofrisksforadditionalanalysisandmanagement)
5.歷史資料(Historicalinformation)
指以往已完成的相似項目的資料、風險專家對相似項目的研究結果、以及可從行業或廠商自身擁有來源得到的風險數據庫。
6.專家判斷(Expertjudgement)
風險定量分析的投入可以來自于項目班子、組織內其他課題專家,以及組織以外的其他人。其它信息來源還包括工程專家或者統計專家。
7.其他規劃產出(Otherplanningoutput)
最有用的規劃產出包括確定進度時所使用的項目內在邏輯和工期估算、工作分解結構所列出的所有成本要素清單連同成本估算、以及項目技術目標的范例。
11.4.2風險定量分析的工具和技術
1.面談(Interviewing)
面談技術用于對風險概率及其對項目目標產生的后果進行量化。
與項目干系人和課題專家面談可能是風險量化的第一步。所需的信息取決于所擬采用的概率分布類型。例如,如果采用三角分布,則應搜集樂觀(低)、悲觀(高)與最可能發生的情況的相關資料;如采用正態分布與對數正態分布,則應搜集平均值與標準差的資料。
在風險定量分析中通常采用連續概率分布。分布既表示項目組成部分的概率,也表示其后果。常用的分布類型包括均勻分布、正態分布、三角分布、貝塔分布和對數正態分布。
將風險值域設定的理由形成文字記載是風險面談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出有效的風險應對策略。
2.靈敏度分析(Sensitivityanalysis)
靈敏度分析有助于確定哪些風險對項目具有最大的潛在影響。
它在所有其它不確定因素保持基準值的條件下,考察項目每項要素的不確定性對目標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
靈敏度分析是風險分析最簡單的形式,在實踐中,一般只用在那些對成本、考試/大時間和經濟效益有較大影響以及項目比較敏感的變量上。每個變量發生的變化對最終的成本或時間標準的影響在假定的范圍內得到評估。
3.決策樹分析(Decisiontreeanalysis)
決策分析通常按決策樹的形式進行。決策樹是對所考慮的決策以及采用這種或者那種其它現有方案可能產生的后果進行描述的一種圖解方法。
它綜合了風險的概率、每條事件邏輯路徑的成本或者收益、以及應采取的未來決策。決策樹的求解表明,當所有的不確定后果、成本、收益、與隨后的決策全部量化之后,哪一項決策能為決策者帶來最大的期望值。
4.模擬(Simulation)
項目模擬用一個模型將詳細規定的各項不確定性換算為它們對整個項目層次上的目標所產生的潛在影響。項目模擬一般用蒙特卡洛技術進行。
對于成本風險分析,模擬可用傳統的項目工作分解結構作為模型。對于進度風險分析,考試/大可用優先順序圖法(PDM)進度。
11.4.3風險定量分析的產出
1.按輕重緩急排序的量化風險清單(Prioritizedlistofquantifiedrisks)
風險清單包括對項目造成最大威脅或為項目提供最大機會的風險,以及對其影響的量度。
2.項目的概率分析(Probabilisticanalysisoftheproject)
項目潛在進度與成本結果的預報,列出可能的竣工期或項目工期與成本及其可信度水平。
3.實現成本和時間目標的概率(Probabilityofachievingthecostandtimeobjectives)
采用目前的計劃以及目前對項目所面臨的風險的了解,可用風險定量分析方法估算出實現項目目標的概率。
4.風險定量分析結果的趨勢(Trendsinquantitativeriskanalysisresults)
在分析重復進行過程中,結果的趨勢可能會變得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