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精髓歸納
美國管理協會主席保羅曾說:“在當今社會,一切都是項目,一切也將成為項目”。 管理學大師Tom Peters曾說:“項目管理將站在管理舞臺的中央,未來是項目管理的時代”。 項目管理著地球,整個世界由無數個項目組成。 “任何人在漏洞百出的體制面前都顯得如此的蒼白無力!體系是維持這個世界良好運作的根本!”,因此在管理上“體系”才是真正的王牌。一切都在合理的體系及機制下自發性運行,是一個開放、可復制的管理系統,這是管理的統一思想, PMP項目管理是一種先進的,開放式的,可復制的管理體系。PMI是“破壞性顛覆”的管理體系。完美的解決了以“管事”或“管人”為主導的管理模式的弊端,PMI的管理核心是“目標”與“結果”,PMI是系統集成的管理方法論。 PMP有個核心的思維:“目標導向,計劃先行”。強調“項目管理80%的時間在于規劃”;“只要沿著正確規劃的80%的軌跡運行就能保證項目的成功”。 PMP管理過程 遵循PMP項目管理的“95至尊圖”的42個過程組,靈活運用129個工具,按照“3個基準”,(范圍,質量,成本基準);“2大計劃”,(項目管理規劃,項目管理實施計劃);“12個子計劃”的要求,必須做出“75個可交付成果”。 PMP 5階段 啟動項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規劃項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執行項目——言必行,行必果; 監控項目——審時度勢,沉著應變; 收尾項目——有始有終,如履薄冰。 PMP42個過程 一句話概括項目管理知識體系42個過程 啟動過程組: (1)制定項目章程:誕生項目,并為項目經理“正名”; (2)識別干系人:搞清楚誰與項目相關; 規劃過程組: (3)制定項目管理計劃:編制項目執行的藍圖; (4)收集需求:收集要做什么; (5)定義范圍:確定要做什么; (6)創建工作分解結構:細化交付成果到可管理的程度; (7)定義活動:把工作包分解為可估算、可管理的活動; (8)排列活動順序:確定工作執行的先后順序; (9)估算活動資源:確定到底需要什么才能完成工作; (10)估算活動持續時間:確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經歷的時間; (11)制定進度計劃:描繪出整個項目的實施進程; (12)估算成本:確定完成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13)制定預算:批準完成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14)規劃質量:確定合格的標準; (15)制定人力資源計劃: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 (16)規劃溝通:項目干系人需要什么,如何給到他們; (17)規劃風險管理:定義如何對待風險; (18)識別風險:風險,你在哪里; (19)實施定性風險分析:揭開風險的面紗; (20)實施定量風險分析:揭開風險的真相; (21)規劃風險應對:定義如何應對風險; (22)規劃采購:買什么,如何買; 執行過程組: (23)指導與管理項目執行:按圖索驥; (24)實施質量保證:通過過程保證質量; (25)組建項目團隊:讓巧婦能為有米之炊; (26)建設項目團隊:激發團隊的潛能; (27)管理項目團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8)發布信息:把信息傳遞給需要的人; (29)管理干系人期望:溝通并滿足干系人的需求; (30)實施采購:購買要買的東西; 監控過程組: (31)監控項目工作:盯著,不停地盯著; (32)實施整體變更控制:讓變更在可控之內; (33)核實范圍:讓用戶接受項目成果; (34)控制范圍:讓范圍在可控之內; (35)控制進度:讓進度在可控之內; (36)控制成本:讓費用在可控之內; (37)實施質量控制:讓結果滿足既定的合格標準; (38)報告績效: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39)監控風險:讓風險在可控之內; (40)管理采購:讓本次購買可控; 收尾過程組: (41)結束項目或階段:給項目(階段)畫“句號”; (42)結束采購:給本次購買畫“句號”。 PMP管理的重點領域 1)人(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是:明確需要的人,找到合適的人,用好身邊的人,留住優秀的人; 2)材料、機械(采購管理); 3)干系人管理(客戶需求); 4)費用管理(效益最大化)。 PMI管理的工作重點 1)需求的識別、分析 2)處理干系人的需要、關注和期望 3)平衡相互競爭的項目制約因素 4)項目管理作為方法和手段,也是資源。 PMP管理的終極目標:客戶滿意(創造客戶),效益最大化! PMP管理的核心階段:規劃—運籌帷幄,決勝萬里! PMP管理的實質是:溝通---信息與干系人! 1)溝通管理:強調對項目信息的計劃、收集、存儲、組織、發布;以及監控溝通以保證它的高效性。 2)干系人管理:強調不僅要管理干系人期望,更要保證他們的適度參與,而后者是項目成功的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 “項目管理工作幾乎90%都是溝通”! PMP管理元素:制度,流程,標準,表單 PMP路線:目標導向,計劃先行,堅定實施,動態監控,客戶優先,效益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