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考試避開這些坑,5A不是奇跡
PMP考試成績出來的那一刻,我狠狠拍了一下大腿:兄dei,你辦到了! PMP認證是我2018年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如今終于達成,內心的波瀾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涌起很多想要說的話,只是冷靜下來想想:自己在報考初期,看到五花八門的PMP經驗總結,特別是那些5A大神的分享,就覺得壓力很大,F在自己也考完了,也通過了,也拿了5A,回頭再看看當初那些竅門、技巧,似乎都不怎么適合自己。 這其實在實際項目中也是一樣的道理。最有價值的組織過程資產,往往是那些失敗經驗,事故總結,而不是成功案例。雖然最終的結果我還是拿了5A,但如果從一開始我就注意到以下這些問題,備考過程我可能不會這么焦慮,以及等待成績的那段時間,我可能也不會那么沒自信。 千萬不要先做題再看書 先做題再看書,這個做法是我在啃紅皮書備受打擊的時候,萌生的一個投機取巧的方法。 眾所周知,紅皮書的編排和翻譯一直都不怎么方便閱讀和記憶。我在看到項目整合管理那一章,開始接觸輸入輸出工具的時候,十分受挫。 原本我是很抵觸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看到這么多輸入輸出之后,十分沮喪——我根本沒辦法完全記住! 于是我就希望先拿模擬題練練手,看看考題一般會考察哪些知識點,會從哪個角度去出題,這樣看書會更加對癥下藥,看到對應知識點會更加留意,不需要全盤記憶。 這方法在一定范圍內是有效的,但在紅皮書面前,這是個陷阱。 紅皮書只是一本指南而已,并不是考試大綱的全部,而即便如此,它也有足足六百多頁——而考題,只有200題。 如果你根據考題去記憶知識點,你很容易陷入一個到處補漏的窘境,然后會發現題目怎么做都還是那個分數,很難有所提升。 只有系統地去認真研讀紅皮書,花時間和精力去理解知識點,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我認為的正確的姿勢。 所以,稀里糊涂做了一套題之后,我滾回去好好看書了。系統性地看完一遍紅皮書之后,此時對于知識點大致在哪個章節,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在后續做題的時候再翻翻書,就可以進一步鞏固知識點。 可以沒有詳細的計劃,但一定要有里程碑 開課前,老師叮囑我們:每個人一定要制定一份詳細的學習計劃出來,并且他會幫忙把關。不可否認,一份詳細的計劃,對后續的執行和修正,十分重要。 只是我深刻明白自己是一個懶癌晚期患者,即便計劃訂出來了,我真不一定能夠認真執行,何況計劃總趕不上變化。當然了,工作里面執行具體項目的時候,項目計劃還是需要嚴肅認真的。 特別是到了一定階段,大家開始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學習進度,甚至開始發題目討論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毫無章法毫無體系可言。 最要命的是,期間還隔著一個春節,毫無章法毫無計劃的我,背了幾十斤的書回家,結果時間都花在刺激戰場上吃雞了。 那個時候已經2月下旬了,再浪就真的要出事了。于是我制定了一個很粗放的里程碑計劃:每天看100頁書,做50道題并翻看解析,周六做一套題,周日看題目解析并鞏固知識點。 就這么執行了兩三個星期之后,做題的正確率終于提升到了70%,終于可以在群里跟大家探討做題思路了。 實戰經驗多,不見得是好事 平心而論,有過實戰經驗的同學,在學習和備考的時候,是有一定優勢的。但這個優勢最終會成為一個陷阱。 作為一個有過項目管理實戰經驗的老司機,起初在拿到紅皮書的時候,很開心地啃了起來,發現并沒有大家說的那么晦澀難懂,反而發現了不少對實際項目有指導意義的思想和方法。但這份竊喜,很快就會被打臉。 剛開始做PMP模擬題的時候,知識點掌握得不是很牢固,看到一些情景題,很容易套用自己現實的項目經驗去思考和答題,結果果不其然被教做人。 在上課過程中,汪教授不止一次強調:PMI認證是西方國家對項目管理人才的一個認證,這套方法論和知識體系跟我們中國人的做法,很多時候是不一樣的。 這一點一定要重視,否則就容易跟我一樣在初期做題的時候蜜汁自信,遇到比較難的題目總覺得自己有過實戰經驗,直覺肯定不會出錯。最后考點串講的時候,老師也特別提到了這一點。 不要心存僥幸,也不要自亂陣腳 其實很多老學員都會告誡大家:不要搞題海戰術!題海戰術從某種角度來看,其實是一種心存僥幸的表現,想通過大量做題來豐富做題經驗,妄想著考試的時候能碰巧遇到做過的題目。 這個從考完走出考場打開微信看到群里有同學在感嘆:“幸好考前自己做了某幾套題、自己遇到了好多都是做過的題”就能看出來(事實上很多題目只是場景類似,但答案選項都不一樣,甚至考試真題的干擾項更多更密集)。 不老老實實去看書領會知識點,試圖通過這種撞運氣的方式就能考過PMP的,可能也存在這樣的真實案例,但到了你身上就一定繼續奏效么,不見得吧? 備考期間,我剛開始做第一套模擬題的時候,已經有同學說自己做了4、5套題了,已經可以在群里討論解題思路了。這些同學最后考得如何,拿了幾個A,并沒有后續的信息反饋。 但這些群消息,確確實實給我帶來了不少的困擾和焦慮,一度懷疑自己的進度是不是太慢了。后來重新想了一下,其實模擬題的出題思路大同小異,知識點基本都源于紅皮書。對于我,能把三四套題琢磨透了就好,大量做題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去把紅皮書黃皮書多看幾次呢。 不要試圖給自己加戲 PMP認證只是對項目管理能力的一個通用認證,這個認證跟你實際的項目管理能力,其實關系不大。 我現在的領導沒有參加過項目管理培訓,但他基于實戰積累的項目管理的思維和方法,跟我們學習的這些,基本相通。而我上一個項目的前任PM,考取了包括PMP在內的各種各樣的職業認證,但最終連基本的團隊人際關系都處理得一塌糊涂。 于我,參加培訓能夠系統性地學習業界通用的項目管理方法,結合自己以前和現在的項目進行融會貫通,對自己項目管理薄弱的環節進行理論補強,可能比最終獲得這個認證更加重要。 基于這個出發點,在整個備考過程中,我都沒有幻想自己考過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升職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也沒有過分緊張焦慮幻想如果考掛了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簡簡單單,就當做自己職業生涯的一個小小的里程碑即可?歼^了,慶祝一下,然后回去繼續搬磚;考掛了,喝點小酒,然后回去繼續搬磚。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但有用還是沒用,還是自己親自去試試才知道。謝謝班長雪姣的認真負責,謝謝PMP組長的督促和分享,謝謝PMP備考8組的小伙伴們相互鼓勵相互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