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考試的速成技巧
10月13日凌晨,我的PMP考試成績在第一批成績出來的13天后終于姍姍來遲,同時也是我們小組最后一個查到成績的人,但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還是過了,僥幸拿了5A。 回望PMP考試,其實我可以說再考試前的一個半月前7月22日的培訓時才真正進入復習狀態,之前從6月底報名的那20多天,相信在PMP考試中和我一樣平常工作太忙無暇看書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不同于大多數人3個月甚至6個月的備考技巧,我相信我這一個半月的考試“突擊”心路歷程更有“普世價值”和借鑒意義。 PMP考試難不難?以中國區的通過率,尤其是動不動90%以上的通過率,當然不難,但是很簡單嗎?仍然有人沒有通過。究其原因,PMBOK582頁,可以說是每一句話都有可能出考題,更有書上找不到答案的情景題,所以很難通過突擊解決考試,而是要真正對PMBOK了解,真正理解PMP的思想、工具、方法。 所以從心態上,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話: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因為PMP考試真的不難,但是又千萬不可完全不看書、不做題,畢竟這還是一個考細節、考理解、考深度記憶的考試。 PMP自身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80/20原則,在進度管理、質量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干系人管理等很多章節都體現了抓大放小的原則,既然PMP考試本身就具有項目獨特性、一次性的特征,那我們為什么不在復習時就運用項目管理的思想呢? PMP的核心骨架,除了分值較少的前三章,基本就是“輸入-工具-輸出”的模式在寫的,而輸入輸出各章互相管理,工具也多次照應、通用,所以輸入輸出和工具建議各位有時間能自己整理一遍,在整理過程中記憶各項輸入輸出的文件、工具的內容方法及應用場景,這項工作很大,可以和我們小組一樣分工完成,不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最后一個小技巧提前個考生“劇透”下,PMP老師在最后一次課和我們說過:將過去考過的真題在書上找到知識點做標記,你會發現知識點的標記高度重合,那就是要重點復習的。我最后因為沒有時間大概只完成了半套題的標記,就顯現了這個規律。 我們組有位大牛說過:PMP是考情商,結果他在沒看多少書、連審計和檢查的基礎概念都區分不清時,就已經能拿到近7成的準確率。事實上在老師上課時也強調了這一點:做題時你要以美國、乙方的思維去答題,并遵循以下PMI主義。 在部分難題、尤其是情景題時,適當想想PMI注意,代入自己如何解決問題,或許會豁然開朗。 祝大家考出優異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