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城市均已開通:
關閉
當前位置:PMP團購網 > PMP考試資料 > 正文

PMP考試計算題匯總

轉載者:PMP團購網      發布時間:2012/5/3        點擊: 3944

項目時間管理
 本節術語較多、涉及的工具&技術也不少。
 主要包括活動定義、活動排序、活動資源估算、活動歷時估算、進度制定、進度控制6個子過程。
 1.1活動定義:就是對WBS的進一步分解。將WBS的工作包分解為更小的部分-進度活動
 1.2活動排序:兩種項目進度網絡圖:前導圖(PDM)、箭線圖(ADM)
  前導圖可表示四依賴關系:FS、SS、FF、SF,箭線圖只表示一種依賴關系:FS
 兩個術語:提前與滯后
 1.3活動資源估算:確定要使用何種資源、數量,及何時使用,該過程與成本估算緊密配合。
 1.4活動歷時估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作量估算。四種工具與技術:
 專家判斷
 類比估算
 參數估算
 三點估算(PERT法):要重點掌握:三點估算方法、正態分布計算。
 
 1.5 進度制定:
  關鍵路徑法(CPM):是項目整個路徑中最長的路徑,是項目完成的最短時間
  關鍵路徑可以有多個,但是越多,項目風險越大。
  向關鍵路徑要時間,向非關鍵路徑要資源
  掌握相關的術語:浮動時間、
  進度壓縮兩種方法:趕工、快速跟進
  書中還提到一種關鍵鏈法,是考慮了緩沖時間。預留一個總緩沖時間。
第7章 項目費用管理
一、實現價值技術(EVT)

1、基本指標:
EV(BCWP):實現價值,實際完成工作的預算費用
PV(BCWS):計劃價值,計劃完成工作的預算費用
AC(ACWP):實際費用
BAC:完工預算,項目總的估算費用
BDAC:基準完工工期
2、差異分析:
CV:費用偏差(CV大于0代表費用節約;反之則為費用超支),CV=EV-AC
SV:進度偏差(SV大于0代表進度超前,反之則為進度落后),SV=EV-PV
3、績效分析:
CPI:費用績效指數(CV大于1代表費用節約;反之則為費用超支),CPI = EV/AC
SPI:進度績效指數(SV大于1代表進度超前,反之則為進度落后),SPI = EV/PV
4、趨勢預測:
ETC:完工尚需費用預算
 基于非典型的偏差計算(以后不會再發生類似偏差時): ETC = BAC-EV
 基于典型的偏差計算(當頭偏差可代表未來的趨勢時): ETC = (BAC-EV)/CPI
EAC:完工總費用預算
 使用新估算費用來計算  EAC = AC+ETC
 使用剩余預算費用計算  EAC = AC+(BAC-EV)
 使用CPI計算        EAC = AC+(BAC-EV)/CPI = BAC/CPI(PMP認證最常用)
 使用SPI<1 計算     EAC = BAC/(CPI*SPI)
VAC: 完工總費用偏差  VAC = BAC-EAC
EDAC:估計完工工期    EDAC = BDAC/SPI

5、估算EV的方法:
自下而上的統計法.
公式估算法:
 50/50法則 開始計50%,結束計50% (保守,PMP認證最常用).
 20/80 法則 開始計20%,結束計80% (更加保守).
 0/100 法則 開始計0%,結束計100% (最保守的).
6、EVT績效指數的解讀:
基對對EVT績效分析的結果,CPI和SPI可能會出現多種組態,如下圖所標:

*注:經驗表明,在項目的早期,CPI和SPI通常不是很穩定,這是因為作為CPI和SPI計算依據的AC和PV都比較小,而EV是估計值,如50/50規則報告法.一般在項目進展到20%左右的時候,CPI和SPI才會比較穩定.

組態 狀況 造成狀況可能原因
1 CPI<1,SPI<1:項目費用超支,進度落后. 項目團隊的績效水平差測量績效的費用基準不合理
2 CPI<1,SPI>1:項目費用超支,進度超前. 趕工
3 CPI>1,SPI<1:項目費用節約,進度落后. 資源沒有真正投入到項目工作中.
4 CPI>1,SPI>1:項目費用節約,進度超前. 項目團隊的績效水平高測量績效的費用基準不合理
5 CPI=1,SPI=1:項目費用與落后表現與預期相一致. 管理控制的終極目標

 

二、折舊法
舉例:某企業一固定資產的原價為1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200元.

1、直線折舊法(SLD):在設備使用期內等值計算折舊費。
 年折舊率=(1-預計凈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年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舉例計算:年折舊率=(1-200/10000)/5*100%=19.6%
          年折舊額= 10000*19.6%=1960元
2、加速折舊法(AD):在設備使用的前期計量更多的折舊費,隨著設備的老化,計量的折舊費遞減。
雙倍余額遞減法(DDB):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舉例計算:年折舊率= 2/5*100%=140%
          1年折舊額= 10000*40%=4000元
          2年折舊額= (10000-4000)*40%=2400元
          3年折舊額= (6000-2400)*40%=1440元
          從第四年起改按直線法計算折舊
          4、5年折舊額= (10000-4000-2400-1440-200)/2=980元
年數總和法(SQY):
 年折舊率= 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折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舉例計算:1年折舊率= 5/(1+2+3+4+5)*100%=33.33%
          1年折舊額=(10000-200)*33.33%=3266.67元
年份 年折舊率 年折舊額
1 33.33% 3266.67
2 26.67% 2613.33
3 20.00% 1960.00
4 13.33% 1306.67
5 6.67% 653.33
*加速折舊是一種比較穩健的財務處理方法,采用加速折舊的企業稅收方面也較為有利(早期折舊費高,企業利潤降低,繳納稅金降低)。
三、其他
現值(PV):PV=4000*(0.909+0.826+0.751)=9944
凈現值(NPV):NPV=6000*(0.893+0.797+0.712+0.636)-25000=-6672
價值分析(VA):V(價值)=F(功能)/C(成本)
運營利潤:收入-(直接成本+間接成本)
運營資本:當前的資產-當前的債務
AD:工作數量(活動范圍)/生產率
Slope:(壓縮成本-正常成本)/(壓縮時間-正常時間);如果小于0,隨著項目/任務計劃時間的減少,成本上升。
收益成本比率:期望收入/期望成本。測量相對于成本的收益(回報),不僅僅是利潤。該比率越高越好(如果比率超過1,收益大于成本)。
內部收益率(IRR):使得成本的計劃值等于收益的計劃值的利率。
第12章 項目采購管理
一、合同類型:
傭金(Fee)或稱費用:是買方在補償賣方的成本之后所增加的酬金,可以理解為賣方所實現的毛利潤(Profit).
激勵(Incentives)或稱獎勵:是一種同步各訂約方目標的積極措施,能讓合同訂約方從對方關心的角度思考。
1、固定價合同(FP)
固定總價或者總包合同(FFP):賣方承擔最高的風險,注重控制成本,獲利可能性達到最大。
固定總價加激勵合同(FPIF):在固定價的基礎上協定以某種方式來計量激勵。
舉例:合同的目標成本20000,目標費用2000,風險分擔比率70:30,最高價24000。如果發生為情況1:實際成本16000.情況2:實際成本25000.買方應支付的總價和賣方的傭金計算如下:
 情況1:買方支付總價:16000+2000+(20000-16000)*30%=19200
         賣方的傭金:19200-16000=3200
 情況2:買方支付總價:只支付最高價24000,因為實際成本25000高于最高價24000.
         賣方的傭金:24000-25000=-1000.
2、成本報銷(CR)
成本加激勵費合同(CPIF):合同付款在成本的基礎上疊加激勵費,激勵費通常以實際成本與預期成本之間的差異計量。
舉例:合同的估計成本20000,費用2000,風險分擔比率70:30。如果發生為情況1:實際成本16000.情況2:實際成本25000.買方應支付的總價計算如下:
 情況1:買方支付總價:16000+2000+(20000-16000)*30%=19200
 情況2:買方支付總價:25000+2000+(20000-25000)*30%=25500
成本加固定費合同(CPFF):合同付款在成本的基礎上疊加固定傭金。
舉例:合同的估計成本20000,固定費用2000。如果發生為情況1:實際成本16000.情況2:實際成本25000.買方應支付的總價計算如下:
 情況1:買方支付總價:16000+2000=18000
 情況2:買方支付總價:25000+2000=27000
成本加成本百分成合同(CPPC):以實際發生成本的百分比來計算傭金。賣方沒有動力控制成本,因為成本越高相應的傭金也越高。許多經濟社會環境明令禁止使用CPPC合同。
舉例:合同的估計成本20000,費用為實際成本10%。如果發生為情況1:實際成本16000.情況2:實際成本25000.買方應支付的總價計算如下:
 情況1:買方支付總價:16000+16000*10%=17600
 情況2:買方支付總價:25000+25000*10%=27500
成本加價合同(CPF):合同付款在成本的基礎上疊加傭金。如果傭金計量為成本的百分比,則是CPPC合同。
3、時間材料(T&M)
時間材料合同(T&M)或單價合同(UPC):可以看作是固定價合同與成本報銷合同的綜合。時間材料合同事先約定了資料的單價,合同價格以時間耗費的資源量乘以資源單價來計量。
舉例:10小時*10元/小時=100元。
二、合同類型選擇
1、固定價合同:適合于工作范圍說明(SOW)清晰、明確、完整,工作范圍預期變更的頻度與幅度比較少且小。否則不能選擇。
2、成本報銷合同:適合于買方有足夠行業經驗,以及可以投入管理賣方的精力,否則不能選擇。
3、行業慣例:遵從行業慣例也是可行的一種思維方式。

三、合同類型與風險
 固定價合同由賣方承擔風險,而成本加百分比合同則由買方承擔風險。

PMP團購導航
遠程PMP團購
北京PMP團購
上海PMP團購
廣州PMP團購
深圳PMP團購
江浙PMP團購
西部PMP團購
其他城市團購



PMP題庫
91涩漫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