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K指南》第7版初讀體會
引言 項目管理界翹首以待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指南)第7版終于發布了。我雖然沒有參與第7版的編寫、審閱或譯校工作,但仍然一如既往地關注第7版。昨天通讀了第7版,有幾條初步體會,特此與大家分享。 請注意:只是個人體會,僅供參考。 全覆蓋的意圖和有側重的落實 第7版的全覆蓋的意圖,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全覆蓋的意圖當然很好,但無法完全地落實到具體內容上。具體落實只能是有側重的,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智慧層的統一和操作層的放任 為了體現全覆蓋的意圖,第7版更像是項目管理的智慧指南,而不是操作指南。越是智慧層面的高大上的內容,就越有覆蓋的全面性。在統一的智慧指南之下,人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各種各樣的具體做法。第7版中的十二條項目管理原則和八大項目績效領域,大多只是高大上的描述。如何具體應用,則留給人們自主掌握。 顛覆式的結構和傳承式的內容,第7版的結構是顛覆式的。 結構的顛覆首先在于“項目管理標準”和“指南本身”的邏輯關系的顛倒。第6版是指南本身在前,標準在后,標準是對指南本身的縮編。第7版則是標準在前,指南本身在后,標準對指南本身起指導作用。第7版的邏輯思路似乎是:在標準中的“原則”的指導之下去追求指南本身中的“結果”,來實現標準中所述的“價值”。 結構的顛覆還在于指南本身的結構完全不同于第6版。第6版指南本身的主體結構是項目管理框架、五大項目管理過程組和十大項目管理知識領域。第7版指南本身的主體結構是八大項目績效領域、裁剪說明,以及常用模型、方法和工件。項目績效領域關注要取得的結果,以及為了取得這些結果所需開展的工作。裁剪說明提示人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考慮對項目績效領域進行適當裁剪,模型、方法和工件部分則是可用于開展工作的一些常用工具和技術,以及開展工作應該生成的主要文件。 第7版的內容并非顛覆式的,絕大部分具體內容傳承自第6版和其他相關文獻。 超越式的七版和經典式的六版 第7版在結構和形式上的顛覆式創新是很有意義的,使第7版成為超越式版本。第7版的主要意義包括(但不限于): (1)引導項目管理從實操層面向智慧層面發展。只有向智慧層面發展,才能盡可能擴大項目管理的應用范圍,提升項目管理的應用層次,提高項目管理的應用價值。 與以往的新版取代舊版不同,第7版不會也不能取代第6版,因為它們是不同風格的作品。經過約30年的發展,第6版所描述的項目管理過程組、知識領域和ITTO式過程都已經成為經典,不會過時,不可替代,不能拋棄。第6版的項目管理過程是用于落實第7版的項目管理原則和績效領域的一種有效方法(即便不是唯一方法)。 對學習第7版的建議 PMI最近再次強調,PMP考試是依據《PMP考試大綱》和許多參考書籍出題的,《PMBOK指南》只是所依據的參考書籍之一。鑒于第7版事實上無法取代第6版,我估計第6版和第7版將在2022年同時作為PMP考試的重要參考書籍,即:在不放棄第6版的內容的同時會逐漸融入第7版的內容。這對PMP培訓講師和學員都是一個挑戰,要設法找出第6版和第7版的聯系,以最少的學習負擔增加來同時掌握第6版和第7版。 我去年出版的書《項目管理:創造源來的價值》,有助于大家學習、理解和掌握第6版和第7版。例如,項目管理操作流程、價值導向、從成果到價值、系統思維、項目愿景等,在我的這本書中都有相應的通俗易懂的論述。 我會繼續學習第7版并適時與大家交流。 祝大家學習第7版愉快和成功! 備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