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點:
1、都提供系統的管理知識綜合
MBA的課程是管理和商業運作各方面知識的系統總成。就個人經驗,MBA除了管理學的基本理論之外,會對涉及到公司運營的各個主要方面都會進行教學傳授,諸如:經濟學、戰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會計、人力資源、商法、管理倫理、生產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金融投資等,但項目管理通常并不在MBA課程體系之內。當然作為中國特色的MBA教育,大概英語和政治也是必不可少的課程。通常每門課程就專業學習程度而言,并不深入,往往點到為止,但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在最后的學位論文階段就某個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PMP的知識主要圍繞PMBOK中所描述的項目管理五大過程組和九大知識領域展開,五大過程組(啟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和管理學中強調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羅賓斯、周三多等著作中的定義)有極其相似之處。而九大知識領域也包括了諸如時間進度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等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管理課題。尤其作為PMP的特色內容,風險管理幾乎是MBA課程體系中所忽略,但在企業實際運作決策過程中卻是經常要面臨的事關生死的問題。關于這塊內容,本人在學習完PMBOK之后,更是深有感觸,以后有機會再談。
2、都是站在團隊管理者的角度考慮實際問題
既然是管理,就不可避免涉及到團隊的因素。如果只針對個人,那么自我修行就可以了,比如參考《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嚴格按照書中的各項指導來提高自己,估計個人離成功也就不遠。
但是現實中,個人的作用永遠都是有限的,個人再強,最后還是需要通過團隊來實現目標。而建立高效的團隊,則管理必不可少。無論MBA還是PMP的內容對于提高個人的管理修養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3、都提供一套共同的語言系統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或者項目管理管理過程中,專業術語必不可少,在實際工作中,MBA和MBA交流,PMP與PMP交流,往往會順暢很多,因為大家都很容易相互理解對方的語言系統。大家對一些專業術語都有共同的理解,不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從而導致溝通上的問題。
4、都對專業背景沒有要求,但對工作經驗有要求
在國內,很多人對PMP會有誤解,以為這主要是IT行業或者工程行業才管用的證書。雖然IT行業與工程行業的確考PMP的比例高一些,但本質上PMP是任何行業都可以用到的,因為項目管理本身就無處不在,對項目管理的需求本身就無行業之分。
MBA的報考條件是大學畢業后工作滿3年,PMP則要求大學畢業后有3年的項目相關工作經驗,總體來說,MBA和PMP的報考起點是一樣的,這也體現出管理是需要從實踐經驗中來總結和提升。
5、都是求職應聘的敲門磚
這點很現實,而且大多數時候也的確管用。
有人經常會感嘆證書和能力的不匹配,但是如果放在招聘的角度來看,同等條件下,有證書和沒有證書還是有區別的。至少從用人部門而言,新員工一進來就可以用證書所代表的應有標準來嚴格要求;蛘邚娜耸虏块T的角度,應聘者的證書可以幫該部門減少一份萬一招聘后員工表現不盡如人意時的責任風險。
差異點:
1、管理層次定位不同
MBA面對的是整個企業的管理。
MBA課程體系是為企業最高管理層來設計的,涉及到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在現實工作中,企業家或總經理未必要對所有這些課程都非常深入地了解,但是必須對這些方面有基本的認識,這樣面對以各個專業領域見長的中層或基層管理者時,才能有基本的共同語言。企業運營的核心目標在于盈利,而盈利不是天上能掉餡餅,是需要通過日常運營過程中各項具體工作(包括很多項目型的工作)做到位之后才有可能實現。
PMP面對的是項目一級或者具體業務的管理。
PMP強調成功實施一個項目中的具體思維方式與工作方法。其中暗含了一個基本的假設前提:項目一旦立項,項目經理所處的單位在該項目中總的經費投入是有基本保障的。在此基礎上,強調項目經理要有計劃地開支,保持成本、進度、質量三者平衡,并應對各種可能的風險。對于項目經理而言,按計劃預算來合理投入資源,有計劃地花錢并達到預期進度目標是項目管理工作中的要點,但是對于項目完成之后能否給企業帶來效益,PMBOK并不認為是項目經理的主要責任。至少在項目啟動時,這些風險因素已經被項目經理之上的更高管理決策層所考慮到,項目經理并不承擔項目完成之后運營方面的決策責任,這也是項目管理和企業管理所考慮的問題不同所在。
2、證書導向不同
MBA以學位證書為導向,強調學校背景與校友人脈關系。MBA是正規的學位教育,舉辦方都是高校。由于MBA是院校教育,不同院校入學和畢業標準事實上存在很大差異,最后的結果是所在學校的影響力比單純的MBA學位對個人的重要性要高得多。同樣是MBA學位證書,不同院校的含金量實際上是有所不同的。
PMP以職業資格證書為導向,強調證書統一標準與含金量。PMP是由PMI統一發證,全球認可,不存在美國的PMP和中國的PMP有何不同,或者參加過培訓的PMP與自己備考的PMP有何不同。只要能通過考試,考生對于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了解水平就被認為達到的PMP所要求的水平。
但對于證書而言,證書不是目的,把證書中所包含的各種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
3、時間費用不同
MBA周期長,費用昂貴。從準備考MBA到最后的畢業,通常也需要兩到三年時間,同時學費近年來也是水漲船高,很是不菲。十年前復旦MBA的學費是三萬元,在當時已經令人咂舌,而現在都已經漲到十多萬元,實在有點天價。
更加實際一些的話,可以分幾種情況區別對待:
1、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30歲以前,PMP的知識體系相對于MBA課程而言更具實用性,無論是否身處管理崗位,有機會盡快去考出PMP證書,系統地了解項目管理相關的知識體系,對于做好現有的實際工作或者將來的職業發展都會很有幫助。
2、30歲之前,已經積累了一定工作經驗,也積累了一筆資金,則可以考慮攻讀脫產的MBA學位,這對今后職業提升會有很大的好處。更何況,一般來說,脫產班的同學朝夕相處,同學情誼是筆巨大的財富。
3、30歲左右或以后,且有一定的管理崗位工作經驗后,讀業余制MBA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實際的收獲上,都會對自身的管理工作有更加切實的提高。
4、30歲以后,如果已經身處企業的高層管理崗位后,不如再攻讀EMBA。盡管EMBA代價更加不菲,但EMBA的同學圈子對于個人事業上的更大成功也許會有不小的增值作用。
5、以上主要針對職業經理人或者打工者而言,對于創業者而言,PMP或MBA甚至任何學歷證書都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對商業機遇的把握,自身的商業天賦、執著、勤奮等精神對于創業成功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