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PMP歷程--知錯能改
回顧我的PMP備考歷程,用一言難盡來形容是再貼切不過了。在PMP報名之前就深思熟慮,做好了各種規劃,可惜報完名后工作接踵而至,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以及后續拖延癥爆發,各種給自己找理由不去看書學習、不去做題。一轉眼就到了PMP考試的日子,才驚覺很多知識不懂,懵著進了PMP考場然后又懵著出來,不過此時已悔之晚矣。 后續等待PMP成績的過程一直處于焦慮與僥幸并存的心態,等FAIL成績出來的時候反而平靜下來,等到下期PMP開課,開始了再次進班學習。 由于有了我拖延癥的經驗教訓,新班級的PMP老師就時不時地提醒我,要求我按照計劃去學習和做題。就這樣,一邊忙著各地跑的工作,一邊挨著PMP老師“嚴厲”的眼神(從北京直射成都~),磕磕絆絆地成功地通過PMP考試。 劃重點: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看PMP書、必須得做PMP題。 一:心態 整個PMP考證分為學習、考試兩個階段,在學習階段按照PMP老師安排的計劃去做好每一件事,放平心態即可。在考試的時候,多給自己打打氣,調整好心態按照平時所學去做題即可。 二:看書 因個人條件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選取的方法也不同,因此簡單介紹一下我所用的方法——理解記憶。第一遍看PMP書的時候要去熟悉內容,往平時工作中套用去理解,對需要記憶的內容徹底理解,把它的意思弄明白,并將它和其他知識的關系理清楚。 在做到初步理解后,通過尋找PMP知識內部的規律去進行背誦,這個背誦指的是一些專業名詞、圖標名稱、環節名稱等等,比如說在某一塊知識的內部,如果你知道它里邊最簡單的概念與最復雜的內容之間的聯系,那么你對這一塊知識,就算徹底理解了和記住了。 最后根據找到的規律,快速且深刻的記錄PMP知識,并且在工作中也能靈活使用。 三:做題 做題沒有什么簡便方法,需要下功夫去反復做,反復提煉這些PMP題的核心,最終形成“腦子記憶”,看見PMP題即知道答案。 在整個PMP學習過程中,按計劃去對待每個環節: 1. 課本預習:為了能夠在PMP老師講課的時候跟上節奏 2. PMP精講:重點知識提升 3. 課后題:將PMP講課知識進行加深固話 4. 每日三題:養成做PMP題的良好習慣 5. 沖刺題:分類PMP知識的定向沖刺 6. 模擬題:模擬PMP真實考試,以便考試時能穩定發揮 7. 小組討論:臨近PMP考試時小組之間的知識回顧和考點互相復習 寫在最后的話,PMP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為了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質量和規范化,切不可為了拿證而考試。 最后的最后,PM任重而道遠,學習PMP會是一個跨越式的提升。 |